把孩子當(dāng)成幼稚、不能獨立的個體,是我們放不下的一個主要因素。表面上,我們作為孩子的拐杖,扶持孩子成長。實際上,我們不過是拿孩子當(dāng)拐杖,滿足自己的人生價值需求。
當(dāng)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,缺位的慢慢減少,而越位、錯位的卻越來越多。都知道不能包辦孩子的人生,可是我們還是不由自主地會把自己的人生意志、思想、行為方式強行塞給孩子。那么為什么我們就是放不下呢?
我們小區(qū)有一對五十多歲的農(nóng)村老人,他們剛搬來不久,來和兒子同住。這對老人特別健談,而且喜歡和別人談?wù)撍麄兊膬鹤印?/p>
桐桐小時候,我母親帶著她到小區(qū)的一個沙堆玩,這對父母正好遛彎走到那里,就停下來夸贊桐桐,說:“這小閨女,長得真俊。”
桐桐高興地咧著嘴笑。我母親呢,受傳統(tǒng)影響,覺得受人夸贊要謙虛一些,就說:“就是不聽話,非要到沙堆上玩,你看,你看,又灌鞋里了吧。我跟你說,你就站在沙堆外邊玩,不然沙子進鞋里多不舒服??!”
我母親一邊說著,一邊跑過去,把桐桐從沙堆里抱出來,把她按坐到自己的腿上,想要給她脫鞋。
桐桐哇哇大叫,用手指著沙堆,想要回去玩。我母親責(zé)罵道:“不倒出沙子,一會兒腳就起泡了。你聽奶奶的,就在沙堆外面,用小鏟子鏟鏟沙子就行了,別進里面,聽話啊。”
桐桐還是哇哇大叫。
那個農(nóng)村老太太看到這一幕,就說:“我說大姐啊,你這么教育孩子不中。我們兒子小時候,別說進沙子坑玩,就是泥坑、水坑,我們也不管他。生活困難,我們顧不上他??删褪沁@樣,他反而能可勁地長。”
她的老伴在旁邊也說:“我們不是瞎吹牛,我兒子是清華的博士生,他就說我們老兩口功勞大,說幸虧我們不怎么管他。開始我還以為這是埋怨呢,后來呀,就聽出他是真的覺得不管他是好的。”
我母親有點生氣,畢竟被人教訓(xùn)不是一件光彩的事,她頭也沒回地說:“清華北大就很了不起啊’”說完,抱起桐桐就回來了。
回家后,我母親把這件事告訴了我,她很不滿地說:“什么清華博士,還在泥坑里長大,不定怎么天上掉餡餅,才得到那么一個博士兒子呢!要是父母都不管孩子,那這世界的孩子還不都成孤兒了?孤兒能長好嗎?”
我聽了這對父母的說法,心里很震驚。仔細想想,真理有時候就是很樸素!不管孩子,孩子反而能可勁地長。
很多父母放不下,是因為覺得自己從經(jīng)濟條件、知識背景、文化素養(yǎng)上來說,有能力把孩子帶得更好,我們越是如此,對孩子成長的限制就越嚴重。